就像刘女士,不久前确诊肺癌的她,到现在也想不通,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也没有胸闷咳嗽的症状,怎么就中招了?

1 半年,结节猛增

刘女士今年46岁,安徽安庆人。她自诩身体一直很好,很少去医院,也从未做过体检。去年年底,她的一位好友心血来潮,硬拉着她去做了一回全身体检。

检查结果让刘女士纠结了——“肺部结节,建议复查”。

看到这八个字,刘女士并没放在心上,“现在体检查出肺结节的很多,网上说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。”

然而,她把体检报告递给医生,医生的话却让她心里咯噔一下。医生告知她,她的肺部存在多个结节,其中一个接近11毫米大小,情况并不乐观。

随后,她跑了几家医院,有建议她等待三个月再复查,静观其变;有建议她立即手术。刘女士左右为难,做手术,万一是良性的,白挨一刀;不做手术,万一耽搁了咋办……?

这一纠结就是半年,复查的结果也不尽人意。刘女士肺部的结节不仅没有减小,反而数量“猛增”,最大的病灶直径已达12毫米,位于左肺下叶,此外左上、下肺中还散落着几个小结节。

今年6月,刘女士听说上海瑞金医院的大专家要来安庆义诊,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,那天,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义诊现场。她既希望上海医生给她一个明确的诊断,但又不希望听到任何不好的消息。

胸外科主任李鹤成仔细看了刘女士的影像资料后,当即告知刘女士,你这个结节需要引起重视,因为这个最大的结节体积有增大,影像学上也有短矛刺,分叶等恶性的征象。最好尽快手术,以免后患,同时另外几个多发的磨玻璃结节同样倾向早期恶性病变。

或许是李主任的专业判断,或许是李主任的诚恳态度,刘女士这下反而不再纠结了,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笃定。

2 3cm的小洞,切除6个肺结节

术前肺小结节CT精准评估

一周后,刘女士来到上海瑞金医院,经瑞金医院胸外科团队评估,确认她左肺下叶最大结节为早期肺癌,需要手术切除。同时考虑到其他几个磨玻璃结节虽然不大,但也存在潜在恶性风险,最终,团队决定一并手术处理。

肺结节,不少位置隐匿,个头也小,仅凭肉眼很难识别。以往,医生会用定位针,术前,在CT的引导下,通过穿刺,将针插入到结节或其紧邻处,帮助医生更精准切除病灶。

显然,刘女士肺上有6个结节,逐一穿刺定位,太受罪了!

“这么多结节,是不是要切掉很多肺?”一听要手术,刘女士十分紧张。李鹤成向她介绍了对付多个结节的“新武器”——机器人支气管镜导航技术。这是瑞金医院胸外科引进的一项国产新技术,是目前最先进的经自然腔道微创医疗设备之一,精准抵达肺部病灶。

“机器人支气管镜导航定位平台最大的特点,就是通过高分辨CT重建的气道结构,进行肺结节的导航路径规划。”李鹤成解释说,术前,医生利用导航平台的AI技术,自动重建患者气道结构,智能规划出避开血管的最优路线。术中,稳定的机器人机械臂,会引导带有摄像头的支气管镜,沿着既定路线前进。在此过程中,医生通过手柄控制支气管镜的进退,并可以看到内镜的连续视野,在实时导航定位指引下,医生可在纵横交错的支气管树中,“锚定”目标病灶进行染色定位。

简言之,与传统的CT定位相比,机器人气管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。患者无需承受额外的辐射暴露及穿刺定位带来的不适。

根据术前规划的路径,韩丁培副主任医师操作机器人手柄,将气管镜导航至相应的几个结节定位标记位置,并向导管中注射荧光染料,标记定位球。随后,李鹤成主任和韩丁培副主任医师完成了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,通过侧胸壁3cm小切口,观察到胸膜表面的荧光标记,切除了患者的六个肺结节。

最终的病理结果显示,刘女士左肺上叶两个结节分别为原位腺癌、微浸润性腺癌,下叶四个结节中一枚为浸润性腺癌,两枚为微浸润性腺癌,一枚为原位腺癌。淋巴结均未转移。得益于支气管镜导航机器人的精准定位,刘女士的六个早期肺癌都被精准切除。不仅让刘女士免受多根定位针的疼痛,还避免了多次手术,这让刘女士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。

3 女性肺癌为何增多?
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,全球多个国家的女性肺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。特别是在亚洲的不吸烟人群中,无论年龄大小,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。

专家分析,女性肺癌发病率高于男性可能是因为:女性虽吸烟率低,但常暴露于二手烟;承担更多烹饪任务,吸入油烟等污染物;受激素影响;家族遗传因素;以及先进医疗检测技术使早期肺癌更易被发现,尤其是惰性肺癌类型。

实际上,肺结节并非都需要立即手术干预。随着医学的进步,肺结节的个体化治疗概念逐渐受到重视。这意味着,治疗肺结节的方案应该是“量体裁衣”的,包括结节的大小、形态、位置,患者的年龄、身体状况、心理状态,以及患者的偏好和生活质量需求等多方面因素。

个体化治疗强调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,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。对于一些低风险、小尺寸的肺结节,可能只需要定期监测,而无需立即手术。而对于一些高风险或快速生长的结节,则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。

因此,面对肺结节,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,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选择,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个体化治疗方案,而不是盲目追求“一刀切”的解决方案。

门诊时间

近年来,瑞金医院胸外科不断探索,将国内外最精尖技术应用于临床,继荧光腔镜、3D打印、AR(增强现实)、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后,机器人支气管镜导航这一新技术的成功应用,标志着瑞金胸外科肺结节“一站式”诊疗中心迈入新阶段。这些新技术将与瑞金胸外现有的肺结节术前多学科讨论、机器人手术、单孔胸腔镜手术、术前智能三维重建有机结合,实现肺癌/肺结节诊断“更精准”,治疗“更微创”,造福更多患者!

胸外科 李鹤成主任医师:

周一、周四上午(门诊14楼)

周三上午特需门诊

胸外科 韩丁培副主任医师:

周一上午(门诊4楼)

周五上午(门诊13楼)

地址:瑞金医院总院(瑞金二路197号)

文、编:李东

特别声明: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“上观号”入驻单位授权发布,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,“上观新闻”仅为信息发布平台,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,请联系删除!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